English

《文学文摘》为何遭遇滑铁卢?

2000-11-0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编者按:下文摘自陈希孺院士著《机会的数学》。该段落主要介绍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注间事项,其中讲到《文学文摘》预测总统选举出现重大失误的故事,饶有趣味,现摘录如下,以飨读者。

随机抽样主要适合于哪些情况呢?首先,群体足够大,以至研究者不可能充分掌握其中各个体的情况。如果群体较小,干脆用普查的方式,工作量也不大。其次,抽样的目的不是让选出的个体完成某项明确的任务(如参加运动会),而是为了对群体的某项指标进行估计。例如该群体中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的比率有多大,其平均收入有多少等,对这类问题,通过随机抽样所做的估计,其误差可用概率方法加以估计。若用人为挑选的办法,则因为群体中个体数大多,代表性不易保证,因而在估计上会有偏差,且偏差大小无法进行估计。借用经济学上的说法,随机抽样可比拟为用“看不见的手”来进行调节。在市场中,充满了难以掌握的偶然因素,可人类经验证明,市场经济有利于使资源配置优化,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。而计划经济则由于人的认识有限及不能摆脱主观偏向的局限性,效果反而不如。这个比拟可以启示我们随机抽样优越性的道理所在。

由于在挑选样本时未能充分体现随机化的原则而造成失误的例子,在应用上不少见。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例子,是美国一家有名的刊物《文学文摘》预测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发生重大失误的事。当年的两位候选人,一是民主党的罗斯福,一是共和党的兰登,当时大多数民意测验,新闻机构和政治观察家都预测罗斯福会获胜,但《文学文摘》与众不同,它预言兰登会以57%:43%的优势战胜罗斯福。最后结果:罗斯福以62%:38%的压倒优势当选。由于这个重大失误,这家杂志不久即宣告破产。

《文学文摘》做出这个预测,并非一种主观臆断,而是依据对240万人的民意测验做出的。附带说一句,盖洛普在战后做过多次关于总统大选结果的民意测验,不仅与实际结果接近(当选者预测无误,得票率估计略有误差),且调查的人数也不过几千人,比《文学文摘》所用的240万人,相去甚远,但预测结果却相当成功。

为何《文学文摘》做了这么大规模的调查,反而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呢?问题出在样本的挑选上。该刊从电话号码簿和俱乐部会员名册上挑选了过多的访问对象,这样做在工作上带来方便。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用随机的方法挑选访问对象,则麻烦要大得多。但在1936年,美国家庭装的电话机只有1100万部左右,因此有家用电话者,尤其是有条件参加某种俱乐部的人,大多是经济上较富有、政治上保守而倾向共和党的选民,这就造成显著的系统性偏差。就是说,较贫穷的阶层,包括当时多达900万的失业者,在样本中缺少其应有的代表性。当时正值1929-1933年经济大萧条过去不久,较贫困的阶层人数不少,与兰登相比,罗斯福推行的新政较多地考虑了这些人的利益,这解释了《文学文摘》的预测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偏差。除此以外,它还犯了一个错误:该刊起初拟访问对象为1000万人,相信在这个庞大的样本中,美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性会好些。但这1000万人中只有240万人寄回了对问题单的回答。较富有的人,对当时现实抱比较满意态度以及文化水平较高的人,做出回答的可能性要大些,这个倾向有利于共和党。这是另一个系统性偏差,它加重了原来在挑选样本时已存在的系统性偏差。这一点曾在芝加哥地区得到证实:该刊向芝加哥地区1/3的登记选民发了问题单,有20%的人做了回答,其中半数以上有利于兰登。但实际结果是:在芝加哥是以2:1的优势有利于罗斯福。

类似于本例的错误,在其他抽样调查工作中也时有发生。除了有意的偏向外,为图工作省事而不去认真实行随机化抽样方案,是一个常见的原因。如调查某地区的农民经济情况,为图方便,更多地在交通沿线和城镇附近地区多找调查对象。这些地区一般经济较发达,农民的状况也较好,因而样本就包含较大的偏差。另外,我们前面曾提到在抽样调查中的“无回答”的问题,其影响在本例中也得到充分印证。所以,我们一开始就说,随机抽样在纸面上谈起来容易,要做好却是麻烦多多。

(《机会的数学》,收入“院士科普书系”,清华大学出版社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